


在反馈会上,王冬梅对全县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第三阶段工作开展情况作了详细汇报。考核组在保障措施、设施配备、门前“三包”、农村“三堆”清理、污水治理、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认为罗平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成效明显。特别在工作的思路、方法上开拓创新值得借鉴,全县上下人人参与的氛围已经形成。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全县推进工作存在不平衡现象,县城与乡镇、城内与城郊等方面都存在差距。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扎实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据悉,考核组将从完善机制、巩固提升两大方面进行考核,涉及52个考核内容。目前,全县共清理卫生死角8900余处、重点路域垃圾2万余吨、城市河道淤泥34万立方米,清理城区乱摆乱放2792件、乱贴乱画3065件,整治车辆乱停乱放6387辆,城市街道实行全天候保洁、垃圾日产日清、洒水降尘等措施,有效整治城市“脏乱差”现象。县财政每年预算2000万元,用于垃圾日常清扫保洁、清运、处理等运行维护。共投入8729万元,为乡(镇、街道)配置垃圾箱3613只、垃圾车104辆,聘用清扫保洁员2392名,建设垃圾中转站4座、热解炉25座。集镇生活垃圾治理设施覆盖率为100%,自然村实现垃圾有效治理达91.5%。乡镇、村的公厕覆盖率达89.31%,污水管网覆盖率达25.95%。此外,投资完成6450余万元,城区绿地达1015公顷,新增城市街道、公园绿地面积34.5万平方米,新植行道树、景观树2200余株,安置景观花箱500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