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全域旅游开启乡村振兴之路
2018-03-19 09:56:24   来源:罗平县委宣传部    作者:卢永   

      罗平县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全县国土面积 3018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街道)154个行政村,被认定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680个贫困县之一,石漠化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89.9%,全县共有3个贫困乡(镇)2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182户41922人,到2014年底,贫困发生率达7.87%。
      为让乡村真正美起来、农村经济强起来、农民生活好起来,罗平县全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把发展全域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首选路径、主选产业,在机制上创新、在资源上整合、在产业上融合、在文化上先行,赋予全域振兴活的灵魂,引领了大批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不少地处山区的贫困村改换新貌。
      “这里真的太美了,太过瘾了,在这里不仅能眼看秀美的生态,住在群峰里,吃到地道的羊汤锅、农家腊肉,还能观赏到了原生态的彝族歌舞表演,参加篝火晚会,真是让人陶醉!”游客刘女士在大补懂村游玩一天后感叹不已。
      大补懂村是罗平县旧屋基乡边远山区少数民族村,是典型的贫困村,有名的“石山”村,因山多地少且多为石头覆盖,贫瘠的土地带给村民的收获少之又少,村民生活得很艰难。近年来,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该村依托“青山绿水”的峰丛自然资源优势和原生态的彝俗风情,深挖彝族文化底蕴,打造彝家乡村休闲旅游,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出了一条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小小的村庄实现从“贫困村落”到“摄影绘画走廊,康体养生天堂·美丽乡村”华丽锐变,现在每天前来观看那色林峰海美景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三年前这里穷得叮当响,全村36户住破瓦房,30多户村民要吃救济粮,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建避暑旅游设施,短短几年发展成为‘旅游天堂’,催生10多家农家乐,村民们纷纷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自家烧制的小黑药土鸡、现磨的石磨豆花成了招揽游客的招牌菜,遇到旺季月收入上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民陈家厚高兴地说。
      大补懂村的嬗变,见证着罗平全域旅游崛起的努力。从一个贫困村,到年收入过万元的“摄影绘画走廊,康体养生天堂·美丽乡村”,在探索全域旅游的发展道路上,大补懂村巧妙地围绕自身特色资源做文章,成为罗平“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全域乡村旅游,既能实现产业兴旺,又能实现生态宜居,罗平将以发展全域乡村旅游为抓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罗平县旅游业负责人邵姝莉说道。
      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让全域旅游成为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助推器,罗平县坚定不移实施“旅游兴县、绿色崛起”战略,全域推进农体旅一体化发展,积极发展农旅、工旅、文旅、城旅、康旅、网旅、交旅等旅游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村村是景、四季可游”;积极推动采摘园、农家乐、民宿游等传统乡村旅游产品提质升级,全力推动度假乡村、现代农业庄园等新业态新产品。全域推进乡村景区化建设,按照产业围绕旅游做、项目围绕旅游争、设施围绕旅游配、城镇围绕旅游建、“三农”围绕旅游抓、资金围绕旅游投的要求,全力推进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建设,配套“吃住行游购娱”等,带动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拓宽乡村产业发展路径。全域推进旅游市场、乡村清洁化整治,重拳整治乱收费、乱涨价、非法营运、欺客宰客、销售假冒伪商品、强买强卖等旅游市场乱象,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在全域旅游的带动下,目前罗平共创建乡村旅游示范企业2家、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精品民宿客栈21家、乡村旅游示范户83家,2017年实现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有效地增加了就业岗位,扩大了旅游惠及乡村的受益面,带动一批乡村、一批农户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